各党总支,各部门、各单位:
2024 年 9 月 9 日—10 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动员全校师生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努力当好教育强国建设“排头兵”,全力建设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动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深入分析了我国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系统部署,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各党总支,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认识教育强国“ 六大特质”,正确处理和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五个重大关系”和五项重点任务,切实以大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结合起来,深学细悟、融会贯通、系统把握,一以贯之抓好落实,确保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决策部署
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各部门、各单位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引领,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锚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以扎实行动推进各项任务举措落地落实。
(一)培根铸魂筑牢根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并将成果转化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
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锻造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立德树人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品牌,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深入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改革,推动价值观教育一体化贯通、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一体化贯通、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一体化贯通,不断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以党的伟大实践为素材讲活新时代“实践大课”,充分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理论探索成就、不懈奋斗成就、为民造福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充分挖掘整合红色资源,拓展红色文化内涵,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凝聚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塑造。深化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落实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服务大局融入产业,聚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创新
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在科研攻关中强化对优秀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聚焦国家能源战略、“双碳”目标、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切实抓好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建设,推动组建科研大团队,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努力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全力打造学校高水平人才队伍。全面推进学校改革,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塑造自身发展优势特色,加强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更好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聚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
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精准聚焦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深化校企合作,实现科技攻关过程、科研组织方式与育人环节、育人模式有机融合,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打造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促进学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不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师生能力和水平
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务实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围绕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落实广大师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的主体地位,尊重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主动从广大师生员工中吸收营养、汲取力量,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注重激发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认同感、调动积极性,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建议权,使师生员工自觉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创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速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积极应对新一代技术变革的挑战,系统提升师生数字化能力和素养。
(四)固本培元强基赋能,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进一步夯实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教育家精神和师德培育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和职业发展全过程。引导支持广大教师自觉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同、内在要求和实际行动,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握和尊重教师发展的科学规律,创新教师培训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更多具有深厚教育情怀、知识功底扎实、教书育人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更好服务支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加强优秀教师表彰宣传工作,着力营造尊师重教、惠师强教的良好氛围。
(五)扩大交流深化合作,持续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积极拓展校内外资源,全方位、多领域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推动学校国际化工作实现新突破,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外开放办学顶层设计,制定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项规划和出国留学合作办学、海外人才引进、国际化科研平台建设等政策,完善国际化交流合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邀请更多外籍专家、海外学者、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任职、交流和合作。推进教师国际交流常态化,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际会议、学术培训等短期交流以及出国访学、进修等长期交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国际化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留学生管理等规章制度。积极探索与海外知名高校建立双学位培养计划,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访学交流。拓展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支持学生参与海外实习夏令营、汉语桥、东营市外事交流等国际化活动。
三、强化组织保障,切实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山石力量
(一)系统抓好学习培训。要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党支部“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培训讲座等形式,组织开展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学习培训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扎实开展宣传阐释。要充分运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校园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营造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浓厚氛围。要将会议精神全面融入教育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坚持用好习近平同志《论教育》,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优势,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力争形成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三)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各党总支,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工作岗位职责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措施,将工作要求具体化、项目化、制度化,明确责任主体、任务分工、完成时限,健全全链条落实机制,强化全过程督促检查,确保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落地。
中共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委员会
2024 年 10 月 24 日
上一条:生物医药与护理学院关于实验室开放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开展学校首届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关闭】